本网原创
张海迪观看亚残会比赛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陈曦/摄 10月13日,第三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雅加达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再次蝉联奖牌和金牌的双冠军。13日上午,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
张海迪观看亚残会比赛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陈曦/摄
张海迪观看亚残会比赛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陈曦/摄

 10月13日,第三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雅加达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再次蝉联奖牌和金牌的双冠军。13日上午,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在苏加诺体育馆羽毛球馆接受了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的专访,畅谈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体育事业是残疾人事业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张海迪既为残疾人运动员取得的成绩自豪,同时,她的关注点,已经超越了本次比赛,而是时时落在中国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的福祉上。

“在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振残疾人的精神。”张海迪说,“残疾人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也是国家的精神。”

体育,正是提振精神、激发士气的王道。

而残疾人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奋斗拼搏精神也正是中国精神的最佳诠释。

“中国代表团让我们特别感动。他们取得的成绩,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振奋,让8500万残疾人感到振奋。”张海迪说。

第三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中国运动员仍然通过顽强的拼搏,再次位居金牌与奖牌总数第一:172枚金牌、88枚银牌、59枚铜牌,破7项世界纪录、21项亚洲纪录,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张海迪曾经也是体育运动员的一员。1994年,她作为手枪运动员参加了远南运动会。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张海迪说,“作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团长,两年前我带队去里约征战,我们的奖牌、金牌总数就名列前茅。”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和奖牌榜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这也是我国第四次蝉联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榜冠军。

而在今年3月举行的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队无论是参赛人数、项目还是成绩上,都有不小的进步。中国轮椅冰壶队经过多场苦战夺得冠军,实现中国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5年间,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共参加了180项国际赛事,获得1259枚金牌。在世界赛场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绽放出了耀眼的光彩。

张海迪对比赛成绩充分肯定,她说:“体育运动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残疾人运动员在逆境中毫不气馁,参与训练,一次次地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为祖国荣誉而战,这样的精神是应该大力弘扬的。”

在运动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们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体育,是一种融合,一种参与。”张海迪强调说,“一定要让残疾人走出小小的天地。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立的。他们要参与体育运动,要参与社会。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目标。”

在张海迪眼中,体育是重建残疾人信心、恢复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手段。

张海迪说:“每个人残疾以后都有一段内心的挣扎。内心挣扎之后,打开小小的窗户,就会看到灿烂的阳光。这个阳光是什么?就是生活的希望。”

实际上,像邹丽红、赵帅、辜海燕等一批中国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身体致残以后,都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正是体育带给他们人生的希望,让他们重新找到人生的坐标,实现人生的价值。

张海迪认为,康复是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而体育是生命重建的的一种形式。这是体育的意义所在。

张海迪说:“我们要努力让全社会的残疾人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作为中国残疾人事业,还要考虑体育的群众性。要让残疾人更多地在社区、在家庭,都能够参与体育运动,都能够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张海迪说,“残疾人事业关系到残疾人整体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残疾人的生存质量。”

张海迪表示,“希望,是残疾人自己寻找的;奋斗,也是全社会给予的。全社会都要关心残疾人兄弟姐妹。特别要关心残疾孩子,要让他们充分地接受教育;要让残疾青年、壮年,能够有工作的机会,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我们还要努力让残疾妇女生活得更好。”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张海迪说。

(责编:杨磊、胡雪蓉)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