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足球
本届全运会最大的改变便是赛场底线附近多了两名场上执法人员,他们便是中国足协首度启用的附加助理裁判(底线裁判),辅助主裁完成执法工作。在城市组决赛和季军赛中也出现了底线裁判的身影,这也是国

本届全运会最大的改变便是赛场底线附近多了两名场上执法人员,他们便是中国足协首度启用的附加助理裁判(底线裁判),辅助主裁完成执法工作。在城市组决赛和季军赛中也出现了底线裁判的身影,这也是国内足球比赛中第一次出现底线裁判。

null

近年来,裁判问题一直是球场的争议爆发点,如何能够提高裁判执法水平,减少赛场内外冲突是足球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2012年7月,国际足联通过正式引进门线技术和底线裁判的决议后,中国足协最早在2013年中超就计划试行,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搁置。

null

设立底线裁判,不但是为了避免“门线冤案”,协助主裁判断是否进球,还要协助判断禁区内的犯规动作,和底线出界判罚结果是角球还是门球等。比赛中,当皮球运行到禁区和底线附近区域时,底线裁判会不停摆动身体,寻找最佳视角,弥补主裁判的视野缺陷,并向主裁判给出自己的判罚建议。实际上,上海上港队主场与广州恒大队的亚冠联赛1/4决赛首回合比赛,国内球迷便现场目睹了底线裁判的执法。不过,亚冠联赛是亚足联主办的比赛,因此本届全运会是国内足球比赛中首次正式使用底线裁判,看来中国足协要与亚足联步伐保持一致。

null

8月29日全运男足U20辽宁对阵新疆的比赛当中,正是底线裁判平息了场上的一次最大争议。下半场,新疆队觅得角球机会,当皮球罚入辽宁队禁区中,造成一片混乱。辽宁队门将出击失败,导致城门大开。这时,新疆队球员将皮球顶向空门。一名辽宁后卫拼命回追,在门线上将皮球解围出来。新疆队球员认为进球有效并为此纷纷抗议,但这时底线裁判却无任何表示,当值主裁判黄烨军最终维持了底线裁判的判决。不过相较于全运会,中超赛场的竞争会更为激烈,或许这才是真正考验底线裁判的时候。

null

据了解,在今年6月的职业联赛裁判小结会上,中国足协已对30名具有中超联赛主裁资格的裁判员进行了底线裁判业务的培训。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底线裁判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门线裁判,他除了协助主裁判断是否进球外,还要判断禁区内的疑似犯规动作等,因此这个角色责任非常重大,欧足联此前也是按照主裁标准选拔、考核底线裁判的。”目前算上中超、中甲裁判员,只有150名左右的裁判员参与国内各级职业联赛的执法工作,那么如果试用底线裁判,可供选用的裁判员其实并不十分宽裕。底线裁判的试验范围不会太大,进一步加大裁判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也成了中国足协面临的一大挑战。

可是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面前,所有的理由与借口都只能沦为笑谈。当中国足协以一刀切的方式限定外援参赛名额的时候,并没有诸多借口;当中国足协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行U23新政的时候,也并没有诸多推脱。改革不是请客吃饭,容不得推三阻四,中国足球需要的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更何况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套已经成熟完善的技术手段?都说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面的落后,现在要奋起直追,请从底线裁判开始!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